黄平县谷陇镇山坪村,在傍晚夕阳的照耀下,一块块水田波光粼粼,不时看到稻田里的鱼跃出水面。
我叫潘建华,今年40岁,之前一直在外做雕塑工作。四川、南京、上海、广东的广场上都有我的大型雕塑作品。收入和生活都令村里人羡慕,但想到年迈的母亲无人照顾,2017年,我毅然放弃城市的生活回乡。
潘建华做过的雕塑
可是回到家,能够做什么?可不能在家坐着啥也不干,经过深思熟虑和前期的考察,我拿着自己打工的全部积蓄开始创业。我是本分的农民,就选择农民的职业——稻田养鱼。
现在大多数家乡人都在外务工,导致很多好田地都荒着,我很心疼。我时常想起小时候,每当秋收时,满山的稻田,金黄的稻谷,塞满儿时的记忆,可是现在,有些田地,除了满是杂草,毫无用处。我想把这个地方,恢复得像以前那样。
潘建华
当村里人知道我要创业,要搞稻田养鱼,大家的普遍想法就是,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不要,回来就要创业,大家都不敢相信我能吃这种苦。
虽然创业会遇到很多难题,但是现在政府对回乡创业这一块有很多的扶持,例如免费提供养殖技术培训等等,家乡有这样的好机会、好政策,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业想法。
就这样,我开始流转老百姓闲置的土地,加上自己的自留地,一共30余亩田地,我开始了自己的养殖创业之路。
映衬在夕阳下的养鱼基地
经过三年的努力和坚持,现在养的鱼都是我自己育的苗。我有两个育苗池,养的是我们本地土生土长的鱼,它的口感得到大众认可。现在养鱼基地每年的产量大概在一万斤左右。上一批鱼我就卖出去了3000多斤,一斤30元钱,收入就有了十多万元。因为品质好,我的鱼都是顾客直接上门来收购的,销路这一块我没有过多的担心。
创业历程是辛苦的,也常想起在外面的轻松自由,吃好住好。但是回家看到老母亲,我做事心里更踏实了。村民来帮忙一起做事时,他们满脸灿烂的笑容让我心里暖暖的,他们脸上的高兴是来自于心底,这就是我在苦难中坚持下来的理由。
我爱着这片自己出生的土地,爱自己的家人,想守着家乡的田地,想为家乡做点事。我从城市回到乡村,从一个雕塑师到去开荒田种地、养鱼、喂鸡,我自己家已经脱了贫,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,能够有效地带动周边的百姓跟着致富。
作者 | 杨锦焘(整理)
编辑 | 金虹杰
网络编辑 | 何红玉
编审 | 赵军 杨正洪